古人为何认为老虎是鬼魂界的老大?除了虎是西方之神奥秘在虎符
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4-12-29
  琥珀红虎皮纹护假护坡工程湖面波动湖泊虎皮黄虎口护环护林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

  琥珀红虎皮纹护假护坡工程湖面波动湖泊虎皮黄虎口护环护林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虎是中国最大最凶猛的食肉动物。它体魄雄健新闻动态,周身斑纹鲜明,有粗壮的长尾和锐利的爪牙。由于它凶猛异常,所以很早就被人崇拜,奉为图腾。

  商代甲骨文和周代铜器铭文对虎的头角、利齿、巨口、长尾和劲健的身姿作了突出的描写,《山海经》也曾赋予西王母、神英招等许多神人和神兽以“虎齿”、“虎牙爪”、“虎文鸟翼”、“人面虎尾”、“方齿虎尾”的特征。

  虎图腾的遗迹,至今仍然存活在西南各少数民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白族、藏族和土家族当中。

  这些民族在语言学上都属于藏缅语族,大体上说,是古代氐羌人的后裔。氐羌人原来以甘青高原为活动中心,是一个主要从事畜牧活动的民族。

  可见虎图腾是同人们特定的生活环境(山地和高原)和生活方式(肉食)相关联的。

  例如彝族和纳西族人自称虎,又称自己的首领为虎王,称自己的村落为“虎和西蕃的地方”;在白族、傈僳族和珞巴族的始祖传说中,都有人和虎交配而生出氏族祖先的情节。

  例如纳西语中的“虎”和“神”都读为“喇”,女神称“木戛喇”;居住在川滇地区的和普米人以母虎为图腾,称原始女神为“巴丁喇木”,意思是西蕃土地上的神女或虎女。

  例如以上各民族都把属虎之年看作吉年,把属虎之日看作吉日,凡婚丧嫁娶、生产贸易、修房造屋、行军出征,都要选在虎日进行;他们的巫师则习惯在祭祀巴丁喇木女神时,摹仿虎啸。而且,这些民族往往有赞颂虎和巴丁喇木女神的经书。

  虎代表了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的崇拜,巴丁喇木代表了他们对于女性始祖的崇拜;和纳西人崇拜的是黑虎,普米人崇拜的是白虎。

  例如每逢虎年,傈僳族的氏族长老总是要率领全氏族的成员向木刻的虎像举行祭祀;彝族家庭往往供奉祖先画像,称它为“黑母虎祖灵”,祭祖时常常把葫芦画成一个黑色的虎头悬挂在门楣上面,以表示不忘虎祖。

  虎同女性祖先的这种种联系,表明了这些民族的图腾崇拜的原始特点。因为严格说来,图腾是~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现象。

  从理论上说,灵鬼信仰包括灵性观、灵魂观、鬼魂观三个要素。在灵性观阶段,人们有了关于脱离肉体的灵魂的意识;在灵魂观阶段,灵魂被看作能单独存在和活动的第二自我;到鬼魂观阶段,人们则把灵魂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把这种不灭的灵魂称为“鬼”,认为鬼魂世界是人类社会在另一世界的影像。

  因为只要对神话学、考古学、民族学资料作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是按这样一种逻辑来思维的:

  虎是食人的神兽,因此是氏族神,是图腾;人被虎食,因此是向图腾复归;复归于虎的灵魂称作“貙(chu)人”,他们化成虎后,进入另一世界,即西方世界或鬼的世界;虎是这一世界的统领,因而是天地交通的阶梯。

  《山海经》所描写的虎形神,如穷奇、马腹、彘、狍鹗等,都有“食人”的神力。

  《博物志》说“貙人能化为虎”,这同古人称大虎为“貙”,认为“貙似虎而五爪”、“能为人”的看法异曲同工,说明人与虎可以互化。在这一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为五个脚爪的老虎是人变的新闻动态。此外,被老虎咬死后变成的鬼称作“伥”。“为虎作伥”的成语反映了这样一个观念:鬼对于虎的关系是隶属关系。

  因为古人老早就按照日落于西方的现象,把西方之神看作鬼魂世界的神灵。正是从这一观念出发,《山海经》把西方之神、鬼魂世界的统领(例如西王母、神陆吾、开明兽等),描写成虎齿、豹尾、穴处的人物或虎身九尾、人面虎爪的人物。

  鄂西清江一带的土家人至今传颂产生在远古的“廪君传说”,说廪君死后化为白虎升天,白虎于是成为土家人的祖先神,祭祖时要用人作牺牲。

  彝族为小孩叫魂时,称灵魂为“虎”。他们认为人死后就化为虎,所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广泛流传人死化虎的故事,并流传这样的谚语:“人死一只虎,虎死一枝花。”

  彝族人并且用虎皮裹尸火葬,以便人死后转化为虎。近年来在明代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奢香墓和乌撒土司盐仓墓地出土的那许多石虎,即象征着彝族生为虎族人,死后化为虎。

  彝族人还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虎尸解而成的。著名的彝族史诗《梅葛》曾经说过,万物起源于神把虎尸解,用虎的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新闻动态,牙齿作星星,油脂作彩云。哀牢山区彝族人所使用的母虎日历(一种以虎为首的十二兽纪日、纪年的历法),同样反映了虎为天神的观念。

  总之,在虎图腾的基础之上,中国古代产生了人死为鬼、鬼被虎食才得以超化的灵鬼信仰。文献资料表明,这种信仰曾被中原民族接受,在很广大的范围中流传。

  当我们明了这些情况之后,过去人争论不休的那些虎文物的涵义问题,例如河南濮阳龙虎图、虎食人卣、虎状镇墓兽新闻动态、饕餮纹、铺首等图案和器物的文化涵义的问题,便都有了明确的答案了。

  如果说凤凰是因为它代表祥瑞而被人们敬为吉神的,那么,虎则由于它作为刑杀的象征而被人们敬为吉神。

  传说上古度朔山上有神荼、郁垒兄弟,守立在桃树下监视百鬼,凡有祸害于人的鬼魅,便送去喂虎,所以人们建立了除夕画虎于门的习俗。

  每逢大旱,人们便把系有长绳的虎骨投入水潭中,然后搅拌,认为这样就可以刺激龙神,使龙虎相斗而导致云起雨降。这种习俗至今在朝鲜半岛流传。

  一方面衍生为各种关于人虎相化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五趾之虎是人的化身。另一方面衍生为军中的各种虎习俗。

  例如周以后人称勇猛的士兵为“虎士”和“虎贲”;东汉以“虎牙”为将军的名号;晋代用“白虎幡”督战;从春秋时代开始,虎符和虎竹就被用为调兵遣将的信物。

  在人们心目中,虎还是阳物,能够壮胆避邪。因此,古老的虎崇拜又发展成为各种育儿风俗。例如汉族人习惯让初生的小孩洗虎骨水,在小孩周岁时或生日时给他穿上虎头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辟除邪祟、免去病疾。

  舅舅们必须在外甥满月的时候送上一只布老虎,祝愿小孩将来像老虎一样壮健有力,并在进门时折断布虎的尾巴,以此表示免灾免难。

  这一性格遂以“白虎”的名义结晶为一系列巫术。在古代的占卜术中,“白虎”指的是一种神煞,代表灾厉和刑杀。

  届时在户外放一木椅,其上捆放一只白色公鸡,巫师须不断作法,至公鸡啼叫才算赶走了白虎。侗族治白虎的巫术称作“倒白虎”。

  或者在开财门的时候用咒语驱赶冤家的伤害,或者在访得冤家的生辰八字之后将其八字和灵魂封入陶罐,进行诅咒。

  汉族则有“遣白虎”和“祭白虎”的习俗。“遣白虎”流行在浙南地区,每逢正月十四举行。其方法是用牲醴祭祀白虎神,祭完后用红绿线把白虎钉在门上,以此驱邪祈福。“祭白虎”流行在广东地区新闻动态,在每年惊蛰这一天举行。

  其方法是把一块沾满猪血的生猪肉塞进纸制的白虎口中,意思是让它吃饱不再伤人;然后鞭打它,将它的头斩断,表示驱赶掉了“小人”。

  由此可知,“白虎”未必是一个因五行学说才产生的概念,它有原始信仰作为基础。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